慈湖夹阻风五首 其三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馀石发挂鱼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慈湖时所见到的自然美景和自己的感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

首句“我行都是退之诗”表示诗人所经过的地方,仿佛都能在唐代诗人韩愈(字退之)的诗中找到相似的场景,暗示这里的景色非常独特,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古人的诗篇。接着“真有人家水半扉”则描述了房屋与水的亲密关系,好像水与房屋的门扉半掩着,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第三句“千顷桑麻在船底”形象地描绘了船上所见的广阔农田,这里的“千顷”表示面积很大,而“桑麻”则是农田中常见的作物。诗人用“在船底”这一视角,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船上,看到了广阔的农田与桑麻。

最后一句“空馀石发挂鱼衣”中的“石发”是指石头上的苔藓,“鱼衣”则是比喻被风吹动的树梢或草叶。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动态美的画面,仿佛石头上的苔藓像鱼的鳞片一样被风吹拂,给人一种轻盈而富有生命力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船行所见景色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