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廿一日偕范孟学李德与访徐良夫耕渔轩是夕乘月过溪寺登拥翠方丈分韵得下字

商猋发清秋,孤月耿深夜。
玄赏悟真情,况兹幽林下。
萧萧残叶飘,浏浏飞湍泻。
惊鹊鸣高枝,流萤绕空榭。
芳弦既已歇,佳咏岂云罢。
复与道人期,逍遥宿精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访友的宁静画面,充满自然之美和文人雅趣。

开篇用"商猋"(秋风)和"孤月"点明时间——一个清冷的秋夜。诗人与朋友范孟学、李德一起造访徐良夫的"耕渔轩",这个住所的名字就暗示主人过着半耕半渔的隐逸生活。

中间部分生动刻画了夜间的自然景象:飘落的残叶、奔流的溪水、惊飞的鹊鸟、飞舞的萤火虫。这些动态的景物衬托出夜的静谧,也暗示着深秋的萧瑟。

后段转入文人雅集的主题。"芳弦"指美妙的琴声,"佳咏"指即兴作诗。虽然音乐停了,但诗意未断。最后诗人与"道人"(可能指徐良夫)相约,要在这佛寺精舍中过夜,继续享受这逍遥自在的时光。

全诗通过"秋风-明月-落叶-溪流-鹊鸟-萤火"等多个意象,构建出一个清幽淡远的意境,表达了文人追求闲适、亲近自然的生活理想。最妙的是"分韵得下字"这个细节,展现了古代文人即景赋诗的游戏雅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