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李花(原作一首,据四库本改二首) 其一
春风入园林,万卉以艳争相夸。
胡为此仙李,颜色憔悴堪咨嗟。
棱棱瘦树数点雪,半醒半睡风攲斜。
枯枝肤剥少生意,况有疥癣相孽芽。
不如免葵及燕麦,妍媚春色摇纤葩。
下自成蹊直虚语,谁肯顾盼留香车。
顾我逢春少行乐,老眼日有文书遮。
自怜衰飒已如许,那更对此愁人花。
胡为此仙李,颜色憔悴堪咨嗟。
棱棱瘦树数点雪,半醒半睡风攲斜。
枯枝肤剥少生意,况有疥癣相孽芽。
不如免葵及燕麦,妍媚春色摇纤葩。
下自成蹊直虚语,谁肯顾盼留香车。
顾我逢春少行乐,老眼日有文书遮。
自怜衰飒已如许,那更对此愁人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在春天里显得格格不入的瘦弱李树,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衰老、失意的感慨。
诗的开头先渲染了春天百花争艳的热闹场景,但紧接着用"胡为"(为什么)引出疑问:为什么这棵李树如此憔悴?诗人用"棱棱瘦树数点雪"形容它瘦骨嶙峋,零星开着几朵白花;"半醒半睡"写它无精打采的样子;"枯枝肤剥"说它树皮剥落;"疥癣孽芽"更是用皮肤病来比喻树上的瑕疵。
接着诗人说,这李树还不如路边的野花野草,至少它们还能在春风中摇曳生姿。这里暗用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但反其意而用之:说李树吸引路人根本是假话,根本没人会为它驻足。
最后四句诗人突然转向自身:我本就因为年老很少享受春光,每天还要被文书劳形。自己都已经这么衰颓了,偏偏还要对着这棵让人发愁的李花。这里李树的形象与诗人自身境遇形成巧妙呼应,一棵无人问津的憔悴李树,一个被公务所困的衰老诗人,在春天这个本应充满生机的季节里,共同构成了一幅略带自嘲的落寞图景。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没有直接哀叹自己的衰老,而是通过描写一棵不合时宜的李树,委婉道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这种借物抒怀的手法,让抽象的愁绪变得具体可感,读来格外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