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借古喻今,表达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首联用"弟子舆尸"的典故,暗指当时政治混乱,虽有名义上的领导者(师),却无人真正继承先贤理想。"圮桥老人"指张良遇黄石公的典故,感叹如今已难遇这样的智者。
颔联用"龙鱼难识"比喻人才与庸人混杂难辨,"樗栎"是无用之木,作者自谦说能幸存已属幸运,暗含对人才埋没的无奈。
颈联转向现实关切:每次登高远望,都期盼南方战事平息。"北极"象征朝廷,"南陲"指边疆战事,体现作者心系天下。
尾联以地理相连的吴山越水为喻,说本是一家人,何必同室操戈。"铁椎"指暴力手段,呼吁停止内斗,充满悲天悯人的情怀。
全诗通过历史典故与现实景象的交织,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忧患意识,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饱含对和平的期盼,语言含蓄却情感深沉。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