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颂九首·明道

不怒而威,不疾而速。
百蛮偷息,百官重足。
土无二主,惟辟作福。

现代解析

这首《宋颂》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理想君王的形象。

第一句"不怒而威"说这位君王不需要发怒,自然就有威严,说明他气场强大,让人敬畏。"不疾而速"则形容他做事从容不迫,却能高效完成目标,展现了他的领导智慧。

"百蛮偷息"指边疆少数民族不敢轻举妄动,老老实实待着;"百官重足"是说朝廷官员们小心谨慎,连走路都轻手轻脚。这两句通过对比,既突出了君王震慑四方的权威,又暗示了朝堂纪律严明。

最后两句点明核心思想:国土只能有一个君主("土无二主"),只有君王才能掌握赏罚大权("惟辟作福")。这里强调中央集权的重要性,也暗含对明君治国的赞美。

全诗就像给帝王画了一幅速写:用最少的笔墨,勾勒出威严、高效、掌控力强的统治者形象。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字都像钉子一样有力,让人感受到古代王权的庄重与力量。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