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孔经甫题剡县史氏竞秀堂

天姥迤逦沃州紧,万壑千岩相汲引。峥嵘不知尽何如,撑突云烟随望陨。

来蹲去伏搏虎豹,上圆下妥蒸芝菌。溪流萦纡湛寒玉,飞泉滴沥调金轸。

天造神藏发有时,眼力收罗一朝尽。连甍接桷插星斗,槛栏分明嘘老蜃。

薄游曾向画图见,几欲微吟写秋蚓。登临更想新醅熟,紫蕨堆盘参竹笋。

排坐歌呼来谪仙,落笔篇章陵醉尹。晴春雪霁夜月满,此乐谁能计畦畛。

到者如行避世村,回首纷纷只堪哂。因君归兴不自持,安得陵风跨苍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浙江剡县(今嵊州一带)竞秀堂周围的壮丽山水和诗人的游览感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第一部分:山水画卷(前八句)
诗人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带我们看风景:天姥山蜿蜒连绵,沃洲山紧邻相伴,千万座山峰岩壁互相呼应。这些山石姿态万千——有的像蹲伏的猛兽蓄势待发,有的像圆润的蘑菇破土而出。溪水像流动的碧玉般清澈蜿蜒,瀑布叮咚作响仿佛在弹奏金属琴弦。这些天然美景平时隐藏在山中,此刻被诗人一眼看尽,就像打开了一个神奇的宝箱。

第二部分:建筑与人文(中间八句)
竞秀堂的建筑非常气派,屋檐连着屋角仿佛能碰到星星,栏杆精致得像是海市蜃楼吐出的幻影。诗人说这景色美得像画,让他忍不住想写诗(谦虚地说自己字写得像蚯蚓爬)。他想象着在这里喝酒吃山珍(紫蕨菜和竹笋),和李白这样的诗仙一起唱歌作诗,在雪后晴夜赏月,这种快乐根本无法用言语形容。

第三部分:归隐之思(最后六句)
来到这里就像找到了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回头看看世俗名利只觉得可笑。因为朋友的归乡感慨("孔经甫"想回家),诗人自己也恨不得乘风飞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强烈向往。

诗歌亮点:
1. 比喻生动:把山比作猛兽蘑菇,溪水比作碧玉,让景色活灵活现
2. 层次分明:先写自然景观,再写人文建筑,最后抒发情感
3. 反差手法:用"谪仙""醉尹"等狂放形象,反衬出山水给人的超脱感
4. 隐藏的快乐:通过喝酒、赏月、作诗等细节,展现文人雅士的闲适之乐

整首诗就像一篇精彩的游记,既有震撼的自然描写,又有细腻的生活情趣,最后升华出"不如归去"的人生感悟,读来令人心驰神往。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