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匡庐

去年逃暑寻瀑布,嵓崖带雨迷归路。
暂向禅房解客衣,石坛犹记莓苔处。
扁舟此日下浔阳,天际孤帆一雁翔。
却望千峰烟云里,白云明灭閒青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两次游览庐山的不同体验,通过对比展现自然景观的变幻之美和人生的漂泊感。

第一段写去年夏天避暑时寻找瀑布的经历:雨中迷路的狼狈("嵓崖带雨迷归路"),在寺庙歇脚时脱下湿衣的轻松("暂向禅房解客衣"),以及对石阶上青苔的记忆("石坛犹记莓苔处")。这些细节生动再现了夏日山行的真实感受。

第二段转到当下秋日乘船离开的场景:孤舟顺流而下("扁舟此日下浔阳"),天边孤帆与飞雁构成空阔画面("天际孤帆一雁翔")。最后两句最精彩:回望群山时,烟云中的山峰时隐时现("却望千峰烟云里"),白云间隙露出青翠山色("白云明灭閒青苍"),这种动态的云雾景观正是庐山最迷人的特色。

全诗巧妙运用时空转换,通过"去年"与"此日"的对比,既写出庐山不同季节的美,也暗含人生如旅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极强,尤其是结尾对山色云雾的描写,短短十四个字就勾勒出中国山水画般的意境,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云雾缭绕的庐山美景。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