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雨之夜,诗人在贡院(古代考场)中感受到的孤寂与衰老。
开头两句用简单的画面感营造氛围:油灯昏暗,风吹动帐幔沙沙作响;蟋蟀在墙角的落叶中鸣叫。这两个细节立刻让人感受到秋夜的凉意和寂静。
中间四句直白地表达心境:诗人感觉自己像深秋一样衰老,愁绪和黑夜一样漫长。听着雨滴敲打台阶的声音,看着镜中越来越多的白发,这种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衰老被雨声具象化了。
最后两句形成巧妙对比:菊花依然开得灿烂,但多病的自己已不能像往年那样饮酒赏菊。这种"物是人非"的感慨,通过"黄花"与"多病"的对照,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唠家常般诉说秋夜的感受,但每个意象都精准戳中人们共有的生命体验:面对岁月流逝时的无力感,以及美好事物当前却无法享受的遗憾。这种质朴真实的感染力,正是古典诗词打动人心的地方。
赵沨
东平人,字文孺,号黄山。世宗大定二十二年进士。终礼部郎中。性冲淡,工篆书,时人以比党怀英,称“党赵”。有《黄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