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咏五代史 其三 汉杨邠(庚申(清咸丰十年,一八六零年,十七岁))
陛下禁声自有臣,不知大体汉杨邠。
直教礼乐为虚器,悉罢朝廷荫出身。
晚节广延门下客,敢言谏立耿夫人。
也知史传真堪用,课吏多抄亦雅驯。
直教礼乐为虚器,悉罢朝廷荫出身。
晚节广延门下客,敢言谏立耿夫人。
也知史传真堪用,课吏多抄亦雅驯。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讽刺汉朝大臣杨邠,揭露了古代官场中一些官员的虚伪和专权现象。
首联说皇帝(陛下)本可以自己做主,但杨邠却让皇帝闭嘴,什么事都要由大臣决定,这显示了他专横跋扈的性格。颔联批评杨邠不懂治国根本,把礼乐制度变成摆设,还取消了官员子弟的晋升通道,反映他改革措施不得人心。
颈联写杨邠晚年广招门客壮大势力,却敢反对皇帝立耿夫人为后,凸显他结党营私又干预皇室私事。尾联笔锋一转,说史书记载的这些事迹很有警示意义,官员们多抄录学习可以规范行为,这是用反讽手法暗示杨邠的故事值得引以为戒。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弄权大臣的形象,既批评了官员越权干政的现象,又通过历史典故告诫人们为官之道,具有深刻的现实讽喻意义。诗中"禁声自有臣""不知大体"等口语化表达,让讽刺更加犀利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