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杭州苏堤上雨中泛舟的生动画面,充满了动态美和浪漫情趣。
开篇用"湖云乍涌带轻雷"营造戏剧性氛围,突然涌起的乌云伴着隐约雷声,为雨景埋下伏笔。"十里平波潋滟开"则展现雨滴落在湖面时,整个西湖波光粼粼的壮观景象。
中间四句通过两组对比展现诗人的潇洒:习惯在夕阳中赏月,却偏要在雨中划船而来;听着澎湃的潮声划桨,看着朦胧的山影倒映在酒杯中。这种"反其道而行"的举动,把文人雅士追求新奇体验的趣味写得活灵活现。
结尾转入抒情,说这场雨中的苏堤泛舟如此难忘,以后在竹林清风的夜晚,都会让人想起六桥的美景而徘徊不舍。把一次即兴的游乐升华为值得反复回味的人生体验。
全诗妙在把寻常的雨天写得充满诗意,通过声音(雷声、潮声)、光影(波光、山影)和动作(放舟、倒酒)的立体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更通过"戏呈"的轻松笔调,展现了古代文人把日常生活过得风雅有趣的生活智慧。
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