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歌其四

十日教新声,呼瑟捧来筝。
非无好颜色,难事琅琊王。

现代解析

《琅琊王歌其四》用短短20个字讲了一个关于才艺与权势的微妙故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句"十日教新声"像现代人说"突击培训十天速成新曲子",暗示有人为了讨好琅琊王而紧急排练。第二句"呼瑟捧来筝"生动描绘了乐师们手忙脚乱搬乐器的场景,瑟和筝都是贵重乐器,这种大阵仗反而显得刻意。

后两句道出关键:不是没有好才艺("非无好颜色"),而是难以伺候这位琅琊王("难事琅琊王")。这里的"好颜色"既指美妙的音乐表演,也暗喻人的才华。诗人用反讽手法告诉我们:在权势面前,真正的艺术价值反而变得不重要了,重点变成了如何揣摩上位者的喜好。

全诗精妙之处在于,它既写了乐师们的无奈(突击排练仍难获赏识),又暗含对权贵的批评(用个人喜好评判艺术)。就像现在某些场合,重点不在表演本身多精彩,而在是否符合领导口味,这种古今相通的人情世故,正是这首诗至今仍能引发共鸣的原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