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呈仲钦元顺
潜幽睹天奥,隽永得古味。
袖手阅世纷,虚心馀乐地。
那持瘴野节,不从羽林骑。
埋轮吾宗英,补衮五色雉。
去年对延英,御坐再三起。
忧民甚己溺,稽古乃心醉。
天衢行日月,发轫从此始。
会当纪鸿业,我笔墨先泚。
相期并徵诏,禁殿直清邃。
尚忆此追游,班中语相谓。
我怀江湖去,初服反芰制。
闲边静成趣,岐路险多畏。
此事属两君,它年傥终惠。
长篇起予病,妙语充法施。
调高和难工,初学惭纸费。
郊原春无数,风日极清美。
已遣具方舟,重游更须记。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对朱仲钦和元顺的赞美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两位主角的非凡气质和独特品格。接下来,我将逐句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和分析:
1. “今时朱仲钦,文字有奇气。”
诗人称赞朱仲钦的文字具有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他的文字充满新意,不落俗套。
2. “潜幽睹天奥,隽永得古味。”
诗人认为朱仲钦内心深处有着高远的追求,能够洞察天地间的奥秘。他的文字韵味深远,有着古人的韵味。
3. “袖手阅世纷,虚心馀乐地。”
诗人称赞朱仲钦能够超脱世俗纷争,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喜悦。他不会被世俗事务所困扰,有着超然的心态。
4. “那持瘴野节,不从羽林骑。”
这句描述了朱仲钦的高风亮节,他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外界影响,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不退缩。
5. “埋轮吾宗英,补衮五色雉。”
诗人称赞朱仲钦是宗族中的精英,他的才能和品德如补缀的五彩野鸡一样绚丽多彩。
6. “去年对延英,御坐再三起。”
诗人回忆朱仲钦曾在朝廷中受到皇帝的高度赞赏和重视,皇帝多次为他起立鼓掌。
7. “忧民甚己溺,稽古乃心醉。”
诗人赞美朱仲钦心系百姓,对人民的疾苦深感忧虑。他深入研究古代典籍,寻求治国之道,让人钦佩。
8. “天衢行日月,发轫从此始。”
诗人认为朱仲钦就像在天际驰骋的日月一样,他的伟大事业从这一刻开始。
9. “会当纪鸿业,我笔墨先泚。”
诗人表示要用笔墨记录下朱仲钦的伟大事业,为他传颂千古。
10. “相期并徵诏,禁殿直清邃。”
诗人期待与朱仲钦一同受到皇帝的徵召,共同为朝廷效力,为国家做出贡献。
11. “尚忆此追游,班中语相谓。”
诗人回忆起与朱仲钦的交往,他们在班级中的交谈和互动。
12. “我怀江湖去,初服反芰制。”
诗人表示自己的志趣和追求,他向往江湖生活,追求自由与自在。这里“初服反芰制”可以理解为诗人不愿受到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
13. “闲边静成趣,岐路险多畏。”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闲暇之余的静趣和生活中的艰难险阻,但他对此充满畏惧和警惕。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在面对人生选择时的谨慎和坚定。
14. “此事属两君,它年傥终惠。”
诗人表示这些美好的经历和回忆是两人共同创造的,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能够继续相互扶持和帮助。这里也体现了两位主角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追求。他们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时展现出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让人感到钦佩。这也为整首诗增添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人文内涵让人回味无穷。最后两句“长篇起予病”暗示了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的身体状态;“调高和难工初学惭纸费”则表达了自己在学习诗词创作过程中的不足与努力总之这首诗歌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两位主角的高尚品质和深厚友谊令人感慨不已。整首诗的语言优美且富有哲理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两位主角的赞美之情也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使人深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