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洪稚存太史王柳村秀才暨令嗣小村借庵主人登月波台看潮同赋

为逐丹崖客,层台试一登。
山随诗思转,风挟海潮腾。
树抱花閒路,门开竹里镫。
笑余多懒散,米熟愧南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雅士结伴登高观潮的闲适场景,充满诗情画意。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前四句)写登台看潮的动感画面。诗人跟着几位朋友("丹崖客"指穿红袍的官员洪稚存,"秀才"指书生王柳村)一起登上高高的月波台。这里的山水仿佛随着他们的诗兴而转动,狂风裹挟着海潮奔腾而来,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

第二层(五六句)转向静谧的细节描写。下山路上看到树木环抱着开满鲜花的小径,竹林掩映中透出点点灯火。这一动一静的对比,展现出自然的多重美感。

第三层(最后两句)诗人自嘲。他笑自己平时太懒散,连做饭这种基本生活技能都不精通("米熟"指煮饭),觉得愧对禅宗六祖慧能(南能)这样的大德。这种幽默的自嘲反而透露出文人率真洒脱的性情。

全诗妙在把壮阔的潮涌、幽静的山径和幽默的自嘲融为一体,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又传递出文人交友同游的雅趣。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与好友共享美景、随性而活的闲适心境,让人读来既能感受到海潮的澎湃,又能会心一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