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歌(有引,庚辰四月九日走笔)
楫舟下香山,行行翠微里。
春尽夏方初,万绿檠新洗。
点点绿中红,如珠缀云绮。
借问道傍翁,云是相思子。
昔有一佳人,望夫大江沚。
相思复相思,相思无时已。
閒倚相思根,泪滴相思底。
东风送郁陶,挂作相思蕊。
散作相思花,结作相思子。
莹润比珊瑚,红琛斗洵美。
从此落人间,缘鬟仍充耳。
化石亦成台,古来诚有此。
茉莉与素馨,馨香何足恃。
嗟嗟此相思,千年心不死。
我亦相思人,昔涉相思涘。
曾唱相思歌,细写相思指。
无路寄相思,空结相思痞。
徘徊相思下,相思聊复尔。
岁岁更年年,丹心照流水。
湘竹已全斑,重华何日起。
春尽夏方初,万绿檠新洗。
点点绿中红,如珠缀云绮。
借问道傍翁,云是相思子。
昔有一佳人,望夫大江沚。
相思复相思,相思无时已。
閒倚相思根,泪滴相思底。
东风送郁陶,挂作相思蕊。
散作相思花,结作相思子。
莹润比珊瑚,红琛斗洵美。
从此落人间,缘鬟仍充耳。
化石亦成台,古来诚有此。
茉莉与素馨,馨香何足恃。
嗟嗟此相思,千年心不死。
我亦相思人,昔涉相思涘。
曾唱相思歌,细写相思指。
无路寄相思,空结相思痞。
徘徊相思下,相思聊复尔。
岁岁更年年,丹心照流水。
湘竹已全斑,重华何日起。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关于相思的美丽传说,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开头写诗人乘船经过香山,看到初夏的景色:满眼绿色中点缀着点点红花。他好奇地问路边的老人,老人告诉他这是"相思子",并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故事的核心是一位痴情女子:
1. 她在大江边日夜等待丈夫归来,相思成疾
2. 她的眼泪滴在树下,被东风吹拂后化作相思花
3. 花朵最终结成果实,就是红艳如珊瑚的相思子
4. 这些果实被人做成首饰,象征着永恒的爱情
诗人用对比手法说:茉莉素馨虽然香,但比不上相思子的深情。这种相思之情历经千年依然鲜活,就像湘妃竹上的泪痕永远不褪色。
最后诗人联想到自己:
- 他也曾为相思所苦
- 写过相思的歌,画过相思的画
- 如今无处寄托相思,只能独自徘徊
- 但这份心意会像流水一样长存
全诗妙在:
1. 把植物特性(红豆)和爱情传说完美结合
2. 用"相思"二字反复咏叹,像音乐的主旋律
3. 从写景到传说,再到自身感受,过渡自然
4. 最后用"湘竹斑痕"的典故,暗示相思的永恒
就像现代人看到红豆会想起爱情一样,诗人通过这个传说,把自然景物变成了情感的象征,让普通的植物承载了深沉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