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秋月十五首 其十四

坐来疏漏已三更,屈指流光百感生。
五斗微名虚寄迹,千秋吾道竟何成。
升沈总付当空鉴,放浪如游不夜城。
谁识闲心同白月,踏歌羞逐众人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深秋夜晚,诗人独坐沉思时的复杂心境。

前两句说诗人一直坐到半夜三更,数着时间流逝,心里百感交集。这里用"疏漏"形容时间悄悄溜走,很形象。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自我反思:为了那点微薄的功名虚度光阴,可自己追求的理想却一事无成。他把人生起伏比作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说自己像在繁华的不夜城里漫无目的地游荡。这里"五斗米"指微薄俸禄,"不夜城"暗指繁华虚浮的世俗生活。

最后两句最精彩:诗人说自己的心境就像天上那轮明月一样澄澈,虽然也和大家一样在月下行走唱歌,却羞于随波逐流。这里的"踏歌"是古代一种边唱边走的娱乐方式,"羞逐众人行"表达了诗人不愿盲目从众的清高品格。

全诗用秋夜明月为背景,通过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功名得失的思考,最终落脚在保持独立人格的主题上。语言看似平淡,但把知识分子的矛盾心理写得特别真实动人。尤其是最后用"白月"比喻纯净初心,既美又有深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