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词仍用沈乙庵韵(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三年作)

玉宇扬尘海尽飞,丁宁无遣世人知。
误移紫凤图难补,欲探青鸾足又踦。
恶水叠经鬼罗刹,散仙犹诩汉官仪。
《思归》《送远》天风曲,遥听红墙玉笛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奇幻的仙境漫游,同时暗含对现实的感慨。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段"玉宇扬尘"四句,用神话意象写求仙的艰难。就像天庭突然崩塌扬起尘土,海底生物都飞上天,这种异象诗人叮嘱不能外传。他想用神鸟紫凤修补天界却弄巧成拙,想找青鸾神鸟帮忙又摔伤了脚——这些奇幻画面实际在说:追求理想时常常事与愿违,越想补救越容易出错。

中间"恶水鬼罗刹"两句形成强烈对比。诗人说自己虽然闯过了地狱般的险境(恶水鬼罗刹的考验),却还得意地保持着人间官员的派头。这里用幽默自嘲的方式,揭示知识分子在乱世中既要面对现实黑暗,又放不下文人架子的矛盾心态。

最后两句用音乐收尾最妙。诗人听到红墙内飘来的笛声,既有思乡的哀愁(《思归》),又有送别友人的怅惘(《送远》)。就像站在仙境遥望人间,所有复杂情绪都化作一缕随风飘散的笛音,留下悠长的余韵。

全诗把神话典故转化为生活感悟,用"补天摔跤""地狱摆官威"这些滑稽画面,道出了理想受挫仍苦中作乐的精神。最后笛声的留白,让读者在奇幻旅程后突然回到现实,产生强烈共鸣。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