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场景,语言简单却情感真挚。
前两句"惜别在今朝,车马去遥遥"直接点明主题:今天就要分别了,眼看着载着亲友的车马渐行渐远。"惜别"二字饱含不舍,"遥遥"则强化了距离感,让人感受到分离的无奈。
后两句"一行一回首,踟蹰过板桥"通过动作描写传递深情。送行的人每走一步都要回头张望,脚步迟疑地走过小桥。"一回首"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把依依不舍的心情具象化;"踟蹰"(意思是犹豫徘徊)这个词用得精准,让人仿佛看到送行者恋恋不舍的样子。
全诗短短20个字,没有华丽辞藻,却通过"车马远去"和"频频回首"这两个典型画面,把分别时那种一步三回头的不舍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板桥这个意象也很有生活气息,让场景更真实可感。这种用简单语言表达深沉情感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