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百咏 其二

一捻残脂暗有神,至今猩血印来真。莲清误得称君子,梅瘦虚曾化美人。

六曲阑前凝倦态,五纹茵上委芳尘。若为得有韩湘术,四序常逢富贵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牡丹的富贵之美和独特魅力。

首联"一捻残脂暗有神,至今猩血印来真"用"残脂"和"猩血"来形容牡丹花瓣的颜色,既写出了花瓣的艳丽,又暗示了牡丹历经沧桑依然保持本色。"暗有神"三字点出牡丹内在的神韵。

颔联通过对比手法,说莲花虽清雅却误得"君子"之名,梅花虽瘦削却虚称"美人",实际是在说牡丹才是当之无愧的花中魁首。这里用"误得"和"虚曾"两个词,含蓄地表达了牡丹的独特地位。

颈联描写牡丹的姿态和环境,"六曲阑前"和"五纹茵上"勾勒出华贵的生长环境,"凝倦态"和"委芳尘"则写出了牡丹慵懒华贵的姿态,就像一位贵妇人。

尾联"若为得有韩湘术,四序常逢富贵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希望能像传说中的韩湘子那样拥有仙术,让四季都如春天般绽放牡丹,永远享受这富贵美景。这既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也暗含了对富贵生活的向往。

全诗语言华美但不浮夸,比喻新颖贴切,通过对牡丹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人没有直接说牡丹如何美,而是通过与其他花的对比、环境的烘托来表达,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