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令汪孟棠携酒追饯于珠江赋此为别(甲申)
番愚有贤侯,官贫不言贫。
人皆苦烦剧,往往得閒身。
我行亦已远,追饯珠江漘。
虽云一杯酒,其中含至仁。
今皇爱百姓,求吏必于循。
勿言此官卑,官卑与民亲。
儒者志泽物,尺寸皆阳春。
努力敬司牧,别离何足论。
人皆苦烦剧,往往得閒身。
我行亦已远,追饯珠江漘。
虽云一杯酒,其中含至仁。
今皇爱百姓,求吏必于循。
勿言此官卑,官卑与民亲。
儒者志泽物,尺寸皆阳春。
努力敬司牧,别离何足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汪孟棠的番禺县令,虽然官职小、收入少,但从不抱怨贫穷。别人当官都忙得焦头烂额,他却能保持从容。诗人要远行时,这位县令特意带着酒到珠江边为他送别。
诗人通过这场简单而温暖的送别,点出了三个核心思想:
1. 小官也能有大作为:诗中强调"官卑与民亲",基层官员反而更贴近百姓生活,就像春天里的小草也能带来生机。
2. 为官的真谛:真正的官员应该像爱护庄稼一样爱护百姓("泽物"),哪怕权力不大,只要心存仁爱,一杯饯行酒里也能体现深厚情谊。
3. 价值观的对比:当时很多人追求高官厚禄,而这位县令却用实际行动证明:重要的不是官职高低,而是能否实实在在帮助百姓。
全诗用平实的送别场景,塑造了一个清廉亲民的地方官形象。最后两句特别有力:与其伤感离别,不如把精力放在为民办事上——这种务实精神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