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门接驾归途喜雨(时皇上南巡回京)

万乘回銮候,三农望雨辰。
自天能润物,到地喜清尘。
处处沟渠急,行行榆柳新。
冲泥归更好,马意亦踆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皇帝南巡回京时恰逢降雨的场景,展现了百姓对雨水的渴望和雨后焕然一新的景象。

开头两句点明背景:皇帝仪仗队回京时,正值农民盼雨的时节。这里用"万乘"代指皇帝车队,"三农"指代农民,暗示这场雨来得及时。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雨景:雨水从天而降滋润万物,洗净尘埃后空气清新。雨后沟渠里水流湍急,路边的榆树柳树显得格外青翠。诗人用"自天""到地"的俯仰视角,配合"急""新"的动态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雨后清新的乡间小道。

最后两句写得妙趣横生:虽然道路泥泞,但诗人觉得这样回家更有趣味,连马儿都欢快地小步快跑。"马意亦踆踆"这个拟人化的描写特别生动,通过马儿的欢快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雨景的细腻刻画和归途趣事的描写,自然流露出对及时雨的欣喜之情。诗人将皇家仪仗、农家期盼、自然雨景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春雨归程图。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