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回应一位自称"私淑弟子"(私下仰慕并学习作者的学生)费锡璜的答谢之作。全诗用音乐比喻诗歌创作,表达了作者对汉代古诗的推崇和自己诗歌创作的追求。
前两句"古诗源向汉京寻,十九情同三百深"是说:好的诗歌传统要追溯到汉代(汉京指汉代都城长安),汉代《古诗十九首》和《诗经》(三百篇)一样感情真挚深刻。这里作者点明了自己推崇的诗歌典范。
后两句"唱叹泠然清庙瑟,朱弦疏越有遗音"用音乐作比喻:好的诗歌就像古代宗庙里清越的瑟声(泠然形容声音清越),即使琴弦稀疏(疏越)也能留下动人的余韵(遗音)。这是说真正的好诗不在于辞藻华丽,而在于能留下深远悠长的艺术感染力。
全诗通过汉代诗歌与古代音乐的类比,表达了作者对质朴深沉、余韵悠长的诗歌风格的追求,同时也暗含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虽然简约,但能像古乐一样打动人心。这种以简驭繁、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创作理念,正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