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泊渔家

白纶巾下发如丝,静倚枫根坐钓矶。中妇桑村挑叶去,
小儿沙市买蓑归。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
西塞山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渔家生活图景,充满烟火气和自然之美。

开头用"白纶巾下发如丝"刻画了一位白发老渔夫的形象,他安静地坐在枫树下的石头上钓鱼。这个画面一下子让人感受到岁月静好的氛围。

中间四句用两组生活场景形成巧妙对比:妻子去桑村采桑叶,小孩到沙市买蓑衣,展现了渔家日常的忙碌;而雨后莼菜使船行更顺滑,春天鲈鱼肥美容易上钩,又表现了自然的馈赠。这种对比让平凡的生活显得诗意盎然。

最后两句点出主题:在西塞山前驻足的行人,隔着河水羡慕地望着这户渔家,依依不舍。这里用旁观者的视角,反衬出渔家生活的令人向往。

全诗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观察,把普通渔家的生活写得生动有趣。诗中那种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正是许多奔波劳碌的现代人所向往的。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画面感的描写,让读者自己感受到这种生活的美好。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