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元洞

石壁天所成,洞以人力制。
平处岂不多,取难非取易。
老师若常侣,安得有此异。
不知经营时,顿足在何地。
工搜鬼神僻,妙磔造化秘。
既非苟且为,知历几百世。
设使容易隳,再有谁可继。
我来觅幽胜,乃得理外意。
阑凭无底谷,丈尺岂可计。
松头乱<角戢>々,壁脚插翠气。
扶阑试小瞰,神宅欻鼎沸。
只为定力微,惹彼林涧愧。
古训衡不骑,我却自买畏。
闭眼待神归,从容问何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朝元洞》描绘了一个人力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奇特山洞景观,表达了作者对人工巧思与自然伟力结合的惊叹,以及面对险境时内心的敬畏与自省。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开篇(前10句)写山洞的建造之奇 - 石壁是天然形成,但洞窟却是人工开凿。诗人感叹工匠们偏要选择最难的悬崖峭壁施工("取难非取易"),怀疑若非有高人指点("老师若常侣"),普通人根本做不到。他想象当年工匠们施工时连站脚的地方都难找("顿足在何地"),却能精准找到鬼神都难发现的僻静处,巧妙利用自然条件,历经数代人努力才完成这项不易被破坏的工程。

2. 中间("我来觅幽胜"起)写亲临其境的震撼 - 诗人来寻幽探胜,却获得超出预期的体验:栏杆外是深不见底的峡谷,松枝杂乱垂挂,岩壁透着青翠雾气。当他扶着栏杆往下看时,突然感到心神震荡("神宅欻鼎沸"),仿佛整个洞窟都在沸腾。

3. 结尾转为内心独白 - 诗人承认自己定力不足,面对险境时暴露了怯懦("惹彼林涧愧")。虽然知道古人教导要保持镇定("古训衡不骑"指保持平衡不慌乱),但还是忍不住害怕。最后他闭眼平复心情,从容品味这种复杂的体验。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松头乱々""壁脚插翠气"等生动口语化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看到垂挂的松枝和岩壁的青翠
- 通过"神宅欻鼎沸"的夸张比喻,形象传达站在悬崖边时头晕目眩的真实感受
- 结尾的自我调侃("自买畏")让惊险体验多了几分幽默,使诗歌更具人情味
- 最终以"闭眼""从容"的平静姿态收尾,形成从惊叹→震撼→自省→平复的完整情感曲线

诗人通过这次探险告诉我们:面对自然奇观和人工奇迹时,既要有欣赏的勇气,也要诚实面对自己的恐惧,最终获得超越日常的生命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