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彦正居士见寄并勉定兄及再和梦石 其二

从容中道绝功勋,野鹤昂藏不类群。
双眼炯如潭底月,一身闲似岭头云。
撮来大地如粟粒,放去龟毛重九斤。
三载相依话畴昔,我初无说子无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由一位居士写给朋友的,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赞赏和勉励之情。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首句“从容中道绝功勋”,意思是说,朋友处事从容不迫,遵循正道,没有追求功名利禄。这里的“中道”指的是正道或中庸之道,“功勋”则是指功名利禄或功绩。

第二句“野鹤昂藏不类群”,用野鹤来比喻朋友,形容他高傲独立,不随波逐流,与众不同。这里的“昂藏”意味着高大威武,独立不群。

接下来的“双眼炯如潭底月,一身闲似岭头云”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朋友的精神状态。月亮在潭底和云在岭头,都是开阔而深远的景象,表示朋友的眼界开阔,心胸宽广;同时,用云的自由自在和月亮的宁静清冷,来形容朋友的内心宁静和精神自由。

“撮来大地如粟粒,放去龟毛重九斤”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朋友的博大胸怀。其中,“撮来”比喻能够容纳一切,“大地如粟粒”说明友可以将整个世界纳于心中;“放去”则描述了朋友能够自如地释放,就像“龟毛重九斤”一样,看似沉重,实际轻如鸿毛。

最后一句“三载相依话畴昔,我初无说子无闻”,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在一起的深厚情感。这里的“三载相依”是指长时间的相处,表示了两人之间紧密的关系,而“畴昔”指的是过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一句点明了彼此无需言语就能彼此理解的主题,互相之间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就能彼此明白对方的心意。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高尚品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朋友的敬仰之情。

释慧空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