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深夜独处时对老朋友的思念,情感真挚而含蓄。
前两句写诗人偶然在深夜流泪,想起了一位知心好友。"素心知"指彼此心灵相通的老友,说明这份友情非常珍贵。
中间四句用一系列意象营造孤独氛围:举杯望天感觉朋友很远,梦里回到深山却迟迟不见故人;残灯照着短榻(小床),像蚕茧抽丝一样漫长难熬。这些画面生动表现了思念的煎熬。
最后两句最妙:没想到分隔两地的大雁(古人用鸿雁传书),真的带来了远方朋友的诗。这个意外惊喜冲淡了前面的忧伤,让整首诗在孤独中透出温暖。
全诗就像深夜独白,把思念、孤寂、惊喜层层展开,最后落在"诗能传情"的温暖结局上。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不说"我想你",却处处让你感受到思念的艺术表达。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