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赠吴郎韶仙 十二阕 其二 并序
枕函斜,帘押坠。
花气贴浓睡。
带梦微醒,越样显娇媚。
敢因第二番逢,尚留生怯,值笼袖、半回凝睇。
坐还起。
相看脉脉斜阳,欲住苦无计。
早是清明,佳约且牢记。
城南酒户春深,听莺傍柳,要拣个、绿濛濛地。
花气贴浓睡。
带梦微醒,越样显娇媚。
敢因第二番逢,尚留生怯,值笼袖、半回凝睇。
坐还起。
相看脉脉斜阳,欲住苦无计。
早是清明,佳约且牢记。
城南酒户春深,听莺傍柳,要拣个、绿濛濛地。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含蓄又甜蜜的约会,像用细腻的笔触画了一幅春日恋爱图。
上片写女子午睡初醒的娇态:枕头歪斜,帘子低垂,满屋花香熏得人昏昏欲睡。她带着朦胧睡意醒来,因为这是第二次见面,还带着几分害羞,偷偷用袖子半遮着脸打量对方。这里"越样显娇媚"用得很妙,睡醒时那种不自觉流露的媚态最动人。
下片转到约会场景:两人在夕阳下含情相视,想多待会儿却找不到理由。女子提醒对方:清明快到了,我们的约定可别忘了。最后三句特别有画面感——城南酒馆边春意正浓,我们下次见面,要选个柳荫朦胧、黄莺啼叫的浪漫地方。
全词妙在把恋爱中那种欲说还休的感觉写活了:女子半醒时的娇羞,两人对视时的甜蜜,以及借说"听莺选地"来掩饰的期待。就像现在年轻人约会,明明心里欢喜,偏要找个"看樱花""听音乐会"的借口。词中"绿濛濛地"这个形容,既写实(春天柳色)又写情(朦胧爱意),堪称点睛之笔。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