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龙君御先生㶏园赋谢短章兼致莼菜
白业开摩诘,黄冠访季真。
路寻三径远,情共一丘亲。
翳水摇轻楫,临风整角巾。
人从今御李,家是旧逃秦。
发口言无杂,掀髯笑欲频。
入山鱼得水,狎渚鸟依人。
坐即扪经笥,行如遇石囷。
自尝题偃骨,谁拟戏修唇。
著史閒追陆,填词偶效辛。
喉随车子啭,听与雪儿新。
忽漫来飞雨,因之浣素尘。
一声喧小海,两桨蓦长津。
绕阁风无定,窥檐气欲匀。
举杯当石面,开扇拂云鳞。
醴酒荆王设,葡萄魏帝珍。
倾筐宁款谢,投辖似过陈。
谑异鄱阳暴,歌同郢里春。
门生行适越,太史故居鄞。
贱子怀铅裔,功曹入幕宾。
已都无白眼,何必有青筠。
客次眠元亮,神前醉伯伦。
一龙真矫矫,三狗漫狺狺。
七里行边濑,千岩画里身。
云烟挥在手,钟鼓听非邻。
洗钵如容我,书裙会有因。
勉羞禅悦味,兰泽采芳莼。
路寻三径远,情共一丘亲。
翳水摇轻楫,临风整角巾。
人从今御李,家是旧逃秦。
发口言无杂,掀髯笑欲频。
入山鱼得水,狎渚鸟依人。
坐即扪经笥,行如遇石囷。
自尝题偃骨,谁拟戏修唇。
著史閒追陆,填词偶效辛。
喉随车子啭,听与雪儿新。
忽漫来飞雨,因之浣素尘。
一声喧小海,两桨蓦长津。
绕阁风无定,窥檐气欲匀。
举杯当石面,开扇拂云鳞。
醴酒荆王设,葡萄魏帝珍。
倾筐宁款谢,投辖似过陈。
谑异鄱阳暴,歌同郢里春。
门生行适越,太史故居鄞。
贱子怀铅裔,功曹入幕宾。
已都无白眼,何必有青筠。
客次眠元亮,神前醉伯伦。
一龙真矫矫,三狗漫狺狺。
七里行边濑,千岩画里身。
云烟挥在手,钟鼓听非邻。
洗钵如容我,书裙会有因。
勉羞禅悦味,兰泽采芳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文人雅集,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氛围和隐逸生活的闲适情趣。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人物与场景
诗中出现了多位人物形象:有像王维(摩诘)那样修习佛法的,有像贺知章(季真)那样道家风范的。主客们在园林中泛舟、饮酒、谈笑,展现了文人雅士们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掀髯笑欲频"生动刻画出大家谈笑风生的场景。
2. 自然意境
诗人用"翳水摇轻楫"写泛舟,"入山鱼得水"比喻自在,通过"飞雨"、"浣素尘"等意象,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千岩画里身"更是将人融入山水画境。
3. 文人雅趣
诗中提到著史、填词、饮酒等文人活动,"喉随车子啭"暗指吟诗作赋。用"葡萄魏帝珍"等典故展现学识,但整体氛围轻松不严肃。
4. 情感表达
"情共一丘亲"体现深厚友情,"何必有青筠"表现洒脱态度。结尾"采芳莼"既实指莼菜,也象征高洁品格,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用典而不晦涩,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文人雅集的乐趣,传递出超然物外、亲近自然的生活理想。诗中动静结合,既有泛舟的动感,又有饮酒谈笑的静态,构成一幅生动的文人雅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