癖习

平生癖习未全除,虚事经心实事疏。
为惜落花慵扫地,每看修竹欲移居。
逢人共作亡何饮,拨冗时观未见书。
争柰一贫随我在,思量不若把犁锄。

现代解析

这首诗《癖习》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展现了一个有点懒散但又充满生活情趣的文人形象。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自嘲 诗人说自己"毛病没改完"——总爱操心虚头巴脑的事(比如赏花看竹),反而把正经事(比如扫地)给耽误了。这种自我调侃让人会心一笑,就像现代人说"我又在刷手机,忘记洗碗了"。

2. 两个典型生活场景 - 看见落花舍不得扫,怕破坏这份自然的美(像现代人拍照记录落叶不舍得清理) - 每次看到漂亮的竹林就想搬家过去住(类似现代人看到网红民宿就想换房子) 这两个细节特别生动,把文人那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矛盾感写活了。

3. 日常社交与阅读 "亡何饮"就是漫无目的的闲聊喝酒,"拨冗"挤出时间看冷门书——这些描写展现了文人典型的生活状态:既爱和朋友闲扯,又惦记着读点小众书籍提升自己。

4. 结尾的转折 最妙的是最后两句:虽然穷得叮当响,但转念一想,干脆扛起锄头种地算了!这种"躺平式豁达"特别真实,就像现代人说"既然买不起房,不如回老家种菜",用自嘲化解了生活的无奈。

全诗的魅力在于:它用幽默化解了文人清贫的窘迫,把"穷讲究"的生活写得充满诗意。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苦哈哈的穷人,而是一个会为落花驻足、爱做白日梦、最后还能笑着面对现实的可爱形象。这种苦中作乐的生活智慧,古今相通。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