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

短衣匹马遍关山,二十年来一梦间。
万里烟尘催我老,一溪风月伴人闲。
处心简淡常常足,着意经求事事艰。
亭午厨人多喜色,邻翁举纲得鱼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像一幅自画像,生动展现了一个走过半生风雨后归于平淡的普通人形象。

前四句是人生的快镜头:年轻时穿着短衣骑马闯荡边疆,二十年光阴像一场梦般闪过。战火风尘催人老去,如今终于能在溪边悠闲赏月——这里用"万里烟尘"和"一溪风月"的强烈对比,把前半生的奔波与现在的宁静写得格外动人。

后四句是生活哲学的特写:保持简单淡泊就总能知足(就像现在厨房飘来的饭香都让人开心),刻意追求反而处处碰壁。最妙的是结尾镜头:中午看到邻居老翁打鱼归来,这个充满生活气的画面,把"知足常乐"的道理说得特别接地气。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老友聊天般娓娓道来。它告诉我们:轰轰烈烈的青春终会过去,而最珍贵的人生智慧,往往藏在一顿饭、一条鱼这些平凡小事里。这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正是最打动现代人的地方。

陶梦桂

陶梦桂(一一八○~一二五三),字德芳,隆兴府(今江西南昌)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一二○)进士,调德安府司户参军。辟为安陆军节度推官。入荆南、四川安抚司幕。历知吉州万安、鄂州武昌县,通判辰州、岳州。官至朝请郎。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命知容州,未赴。閒居十五年,宝祐元年卒,年七十四。有《平塘陶先生诗》三卷(卷三为附录),今仅存民国宜秋馆翻刻清雍正十二年修补明崇祯元年裔孙陶文章刊本。事见本集卷三宋罗必先《故知容州朝请陶公墓志铭》及近人李之鼎跋。陶梦桂诗,以宜秋馆翻刻本(藏浙江图书馆)为底本,底本明显错讹酌予订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