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河棹歌 其一

襄河两岸石楠花,绛萼青梢照客槎。
春风吹桨郎休住,野艳令人忘却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襄河上划船赏花的生动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和浪漫情怀。

前两句"襄河两岸石楠花,绛萼青梢照客槎"像用手机拍下的风景照:河岸开满红艳艳的石楠花,青翠的枝条映照着过往的小船。"绛萼"指红色花苞,"青梢"是嫩绿枝条,红绿相间的色彩对比让画面格外鲜明。

后两句"春风吹桨郎休住,野艳令人忘却家"转为抒情。春风中划船的小伙子被劝别停下,因为野花的美丽让人流连忘返,甚至忘了回家。这里用"郎"的称呼显得亲切自然,"忘却家"的夸张说法突出了野花令人沉醉的魅力。

全诗语言清新明快,通过划船赏花这个小片段,传递出春日郊游的愉悦感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无拘无束的闲适心境——不需要什么深刻道理,单纯享受自然美景就足够快乐。这种简单纯粹的快乐,正是现代人忙碌生活中常常缺失的。

李濂

(1489—1566后)明河南祥符人,字川甫,一作川父,号嵩渚。正德九年进士。任沔阳知州、同知宁波府,升山西佥事。少负俊才,尝驰马夷门外,酾酒悲歌,慨然慕信陵君、侯生之为人。里居四十余年而卒。博学多闻,以古文名于时。曾作《理情赋》,李梦阳见而往访。濂初甚得意,久之,乃知梦阳持论偏颇。有《祥符乡贤传》、《汴京遗迹志》、《医史》、《观政集》、《嵩渚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