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农二首奉呈同官诸丈
劝农事云毕,晴日足登山。
山高翠微上,坐见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无狂澜。
田畴井画见,布谷行相关。
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风颜。
周行抚泉石,碧匣开潺湲。
尚想读书声,犹在松树间。
此事已难会,沂水何时还。
郎吟苏仙语,明月下前湾。
山高翠微上,坐见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无狂澜。
田畴井画见,布谷行相关。
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风颜。
周行抚泉石,碧匣开潺湲。
尚想读书声,犹在松树间。
此事已难会,沂水何时还。
郎吟苏仙语,明月下前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闲时节登山远眺的田园画卷,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开篇直接点明主题:农忙结束,趁着晴天登山游玩。诗人站在青翠的山腰,俯瞰山下宁静的村落。这里用"人境閒"三个字,巧妙传递出远离尘嚣的闲适感。
中间部分用生动的比喻勾勒山水之美:远山像女子修长的眉毛,湖水平静没有波澜。田野像棋盘般整齐,布谷鸟在田间鸣叫。每个村落都点缀着花柳,流水映着春风的笑脸。这些比喻通俗又新颖,让寻常景物顿时鲜活起来。
随后诗人由景入情:他抚摸着山泉岩石,听着流水像打开碧玉匣子般清脆。忽然想起昔日这里传来的读书声,仿佛还回荡在松林间。这个细节转折很巧妙,从眼前景引出对往事的追忆。
结尾抒发感慨:这样的闲适时光难以常有,不知何时能像古人那样在沂水边沐浴歌唱。最后化用苏轼的诗句,看着明月缓缓映在前方河湾,余韵悠长。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田园纪录片:有远景(山色湖光)、中景(村落田野)、近景(泉石松树),还有声音(布谷鸟鸣、流水潺潺、读书声),最后定格在月光下的河湾。诗人通过细腻观察,把普通的农家风景写得充满诗意,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陈淳祖
陈淳祖,字道初,一字唯道,号卓山,瑞安(今属浙江)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进士。历知钱塘县、提辖榷货务、通判徽州。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知南康军。景定元年(一二六○)除秘书郎,迁著作佐郎兼权侍右郎官。出提举两浙西路常平,兼知安吉州。度宗咸淳中迁福建路提点刑狱。召为吏部郎官,迁司农少卿兼左司,以忤贾似道罢。久之,起为荆湖南路转运副使。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一有传。今录诗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