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厓自编修改授刑垣三首 其一

君本澹荡人,通籍久华密。
蓬山坐无事,十日九移疾。
吾尝从之游,仡仡勤著述。
门无閒造请,庭有好风日。
本分分莫踰,读书初愿毕。
俄闻改言路,谏草烦史笔。
官虽号拾遗,衮职少缺失。
功名况时至,建白非预必。
珍重千钧机,宁为鼷鼠发。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淡泊名利的官员朋友突然被调到谏官岗位的故事,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前八句描绘朋友原本的生活:他是个生性洒脱的人,虽然身在官场却保持着文人雅趣。在清闲的部门("蓬山"指清贵衙门)整天写写文章,家里门庭清净,过着读书人理想中的生活——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没人来打扰,实现了最初读书的愿望。

中间六句突然转折:没想到他被调去当谏官了("言路"指谏议岗位)。这个岗位虽然重要("拾遗"是唐代谏官名),但皇帝("衮职"指帝王)其实没什么大错可谏。朋友就像拿着千钧重的弩箭,却要用来射小老鼠——大材小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忠告:劝朋友珍惜这个重要职位("千钧机"比喻谏官的重要性),但别把精力浪费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鼷鼠"比喻无关紧要的琐事)。

全诗通过"闲适文人"和"严肃谏官"的鲜明对比,表达了两个深层含义:一是对官场人事安排不当的暗讽,二是提醒朋友在重要岗位上要把握分寸。诗中"千钧弩射小老鼠"的比喻特别生动,让人一眼就明白诗人想表达的那种"杀鸡用牛刀"的无奈感。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