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过年时院长送来的美味海鲜——蛎黄(牡蛎),以及它的吃法和功效。
前两句描写蛎黄的鲜美:"半壳含胎"是说牡蛎肉藏在半开的壳里,像含着珍珠一样;"鲜宜糟压嫩宜汤"是说新鲜的可以腌着吃,嫩的适合煮汤。用"含胎"这个比喻特别生动,让人仿佛看到饱满的牡蛎肉。
后两句写得很有趣:说自己因为连日醉酒,特意尝试用蛎黄汤来醒酒。这里"黄封"指美酒,"拜赐"是幽默地说自己喝多了。最后点出蛎黄汤能解酒的特性,既交代了写作缘由,又自然地夸赞了这份年礼的实用价值。
全诗用生活化的语言,把一道海鲜写得活色生香,既有对美味的欣赏,又带着朋友间馈赠的温情,还穿插着文人饮酒的雅趣,读来亲切有味。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