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元日试笔戏呈中丞公

风光六十九回新,老客殊方愧此身。
残腊雪消正月暖,闰年历报两头春。
沧溟出日长先旦,斗极移杓又指寅。
听说官清民乐业,便思长作岭南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写的一首新年感怀诗,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表达了对岭南生活的喜爱。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前四句是"自嘲式开场":69岁的诗人幽默地说自己这把年纪还在异乡过年("老客殊方"),像闰年有两个立春一样显得有点多余("两头春")。这里用"愧此身"不是真的惭愧,而是带着调侃的语气。

中间两句是"时间观察":用太阳从海面升起("沧溟出日")和北斗星转动("斗极移杓")这两个自然现象,形象地说明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就像我们现在说"地球又公转了一圈"那样生动。

最后两句是"真情告白":听说这里官员清廉百姓安乐("官清民乐业"),诗人直接表白想永远做岭南人。这种直白的表达就像现在有人说"这地方太宜居了,我要定居"一样接地气。

全诗妙在把天文历法(闰年、北斗星)、自然现象(日出、雪化)这些宏大事物,与个人小心思(想定居)完美结合。最有趣的是诗人用"戏呈"(开玩笑地写给领导)的方式,既夸了当地治理得好,又表达了自己真实想法,显得既风趣又有智慧。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