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喝水岩同郑文蔚赋(名炫少司马岳曾孙)

看山何处结幽期,为道参差蓝笋移。
地似支堤分鹫岭,水从阿耨卜龙池。
经残白马谁传偈,石剩青莲好赋诗。
一啸泠然风万壑,不知身世在须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郑文蔚同游喝水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山水之乐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首联"看山何处结幽期,为道参差蓝笋移"写诗人与友人相约寻幽探胜,山路崎岖,竹林摇曳。"蓝笋"指青翠的竹子,用"参差"形容其错落有致的样子,营造出清幽的意境。

颔联"地似支堤分鹫岭,水从阿耨卜龙池"将喝水岩比作佛教圣地灵鹫山,把山泉比作龙池圣水。这里运用佛教典故,暗示此地如同佛国净土般神圣美好。

颈联"经残白马谁传偈,石剩青莲好赋诗"提到白马驮经的佛教典故,但如今经书已残,无人传诵佛法。不过青莲石仍在,正好可以在此吟诗作赋。表现出诗人既向往佛法,又热爱诗文创作的双重情怀。

尾联"一啸泠然风万壑,不知身世在须弥"是全诗高潮。诗人在山间长啸,回声在山谷中回荡,让人忘却尘世烦恼,仿佛置身于佛教传说中的须弥山(宇宙中心的神山)。表达了超然物外、物我两忘的逍遥境界。

整首诗将山水之美与佛教意境完美融合,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精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感受,以及对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高远,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