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

麦秀先吴地,花开类楚源。
农冠裁竹叶,山井破桑根。
斫漆猿争树,烧林虎决蹯。
一村惊客过,蛮语共喧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野趣与生机的山村景象,语言质朴却画面感十足。

前两句"麦秀先吴地,花开类楚源"用对比手法点出山村的地理特色:麦浪翻滚像吴地(江浙一带)的风景,山花烂漫又像楚地(两湖地区)的风光。短短十个字就勾勒出南北交融的独特景致。

中间四句像一组生动的山村生活特写:
- 农民们用竹叶编成遮阳帽("农冠裁竹叶")
- 山泉从桑树根旁涌出("山井破桑根")
- 采漆时猿猴在树上争夺地盘("斫漆猿争树")
- 烧荒开垦惊得老虎仓皇逃窜("烧林虎决蹯")
这些画面既有生活气息,又充满山野趣味,尤其"猿争树""虎决蹯"的动态描写,让整首诗顿时活泼起来。

最后两句转到人情味:整个村子因陌生客人的到来而骚动,村民们用方言热烈交谈("蛮语共喧喧")。这个收尾特别巧妙,既表现了山民的淳朴好客,又通过"惊客过"的细节暗示这里平时少有外人造访,更显山村与世隔绝的宁静。

全诗就像一组山村纪录片镜头,从自然风光拍到劳作场景,最后定格在热闹的人文画面。诗人用白描手法,不刻意修饰却尽显生机,让读者仿佛能闻到麦香、听到猿啼、感受到村民的热情。这种对平凡生活的诗意捕捉,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