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族弟嘉遇宿凤山因冯章倩

忆昨高斋诉别衷,一尊今夜更谁同。
西堂月赋怜诸谢,南国风流忆小冯。
极目江城看白雁,愁心明月落丹枫。
粤王台下亭前竹,安得连床暮雨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与族弟嘉遇在凤山过夜时,触景生情回忆起与好友冯章倩的往事。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孤独感。

首联"忆昨高斋诉别衷,一尊今夜更谁同":昨天还在高雅的书房里倾诉离别之情,今夜却不知还能与谁共饮。这里用"一尊"(一杯酒)的意象,凸显出当下的孤独。

颔联"西堂月赋怜诸谢,南国风流忆小冯":借用谢灵运兄弟在西堂赏月的典故,表达对文人雅集的向往;"小冯"指冯章倩,回忆他在南方的风流韵事。这两句通过典故和回忆,展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颈联"极目江城看白雁,愁心明月落丹枫":放眼望去,江城的白雁飞过;明月照耀下,火红的枫叶更添愁绪。这里用"白雁"和"丹枫"的鲜明色彩对比,烘托出内心的惆怅。

尾联"粤王台下亭前竹,安得连床暮雨中":想到粤王台下的竹林,多么希望能像从前那样,在暮雨中同榻而眠。最后以竹林夜雨的温馨画面作结,反衬出此刻的孤寂。

全诗的艺术特色在于:
1. 时空交错:将昨日的欢聚与今夜独处对比
2. 色彩运用:白雁、丹枫等意象形成视觉冲击
3. 情感递进:从回忆到现实,愁绪逐渐加深
4. 用典自然:谢家兄弟的典故贴合文人身份

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友谊的珍贵和离别的惆怅,展现了明代文人注重情谊、追求雅致的生活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