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论项》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种武器(可能是长枪或矛)的非凡之处。
前两句“项似蜻蜓样,毛丁又起班”是在形容武器的外形:枪头部分像蜻蜓的身体一样修长轻盈(暗示灵活锋利),枪杆上装饰着细密的纹路或突起(“毛丁”指细小凸起,“起班”指排列整齐)。这种描写既写实又带着艺术美感,让人能想象出这件兵器的精致做工。
后两句“更兼形色正,打遍世无双”是点睛之笔:不仅外形端正美观(“形色正”),更重要的是实战能力天下无敌。这里没有直接写战斗场面,但用“打遍世无双”五个字就让人感受到持此兵器者的所向披靡,有种举重若轻的豪气。
全诗短短20个字,像一套简洁的武术招式——先细致刻画静态的兵器之美,最后突然爆发式地展现其威力。这种“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写法,让平凡的咏物诗瞬间有了武侠小说般的爽快感,普通人读来也能立刻被这种“神器配英雄”的霸气感染。
贾似道
贾似道(1213年8月25日-1275年10月),字师宪,号悦生,南宋晚期权相。浙江天台屯桥松溪人。端平元年(1234)以父荫为嘉兴司仓、籍田令。嘉熙二年(1238)登进士,为理宗所看重。宋理宗驾崩后,立理宗养子赵禥为帝,是为宋度宗,度宗即位后不久,贾似道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咸淳九年(1273),襄阳陷落。德祐元年(1275),贾似道精兵13万出师应战元军于丁家洲(今天安徽铜陵东北江中),大败,乘单舟逃奔扬州。群臣请诛,乃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行至漳州木棉庵,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