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嵩山四首 其四
二室丽天中⑴,三花落云外。
远势浮河洛,穹标掩华岱。
珍木自成阴,瑶草何曾溉。
神膏沆瀣霏,金沙碧潭碎。
风从箕山来,思与逸驾会。
天路渺难即,霞术久芜秽。
独见周王子,吹笙游鹤背。
青宫生尘埃,紫房绝情爱。
逍遥白云间,欲归迷所在。
远势浮河洛,穹标掩华岱。
珍木自成阴,瑶草何曾溉。
神膏沆瀣霏,金沙碧潭碎。
风从箕山来,思与逸驾会。
天路渺难即,霞术久芜秽。
独见周王子,吹笙游鹤背。
青宫生尘埃,紫房绝情爱。
逍遥白云间,欲归迷所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嵩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同时融入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
开头四句写嵩山的雄伟气势:嵩山的两座主峰(太室山、少室山)高耸入云,山上的奇花仿佛飘在云端之外。从远处看,山势仿佛浮在黄河、洛水之上,其高度甚至超越了华山和泰山。
中间部分描写山中的奇异景象:珍贵的树木自然成荫,仙草(瑶草)无需人工浇灌。山中雾气弥漫如仙露(神膏),阳光下的水潭泛着金沙般的光芒。凉风从箕山吹来,让人想与仙人同游。
但诗人感叹:通往仙境的路太遥远,修仙的方法(霞术)早已荒废。只有传说中的周灵王太子王子乔,能骑着仙鹤、吹着笙箫自由遨游。
最后四句暗含深意:王子乔的宫殿(青宫、紫房)已落满尘埃,断绝尘世情爱。他在白云间逍遥自在,可当他想回归时,却迷失了方向——暗示仙人虽超脱,却也失去了人间烟火气的真实。
全诗通过嵩山仙境般的景色,表达了对逍遥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一种矛盾:成仙虽自由,却可能孤独无依。语言瑰丽,意境缥缈,让读者仿佛置身云雾缭绕的仙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