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攀登天都峰的壮丽景象和独特感受,语言生动,画面感极强。
开头两句"盘空千万仞,险若上丹梯"用夸张手法写出山峰之高耸入云,山路之险峻难行。"千万仞"极言其高,"丹梯"比喻山路像通往仙境的阶梯,让人感受到攀登的艰难与神圣。
三四句"迥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写登顶后的感受。站在高处仿佛进入天宫,回头看刚才走过的山路,连飞鸟都显得渺小。这种俯视的视角转换,生动展现了"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五六句"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是登高远眺的景色。远处的山峦变成青色的小点,江河像白色的丝带,这种宏观视角让读者仿佛也跟着诗人一起看到了这壮阔的山水画卷。
最后两句"欲下前峰暝,岩间宿锦鸡"写下山时的情景。天色已晚,山间锦鸡归巢,在岩石间栖息。这个细节描写为壮丽的登山经历增添了一丝温馨的生活气息,也暗示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全诗通过攀登过程的描写,由远及近,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完整展现了登山体验。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将高山险路的震撼、登顶后的畅快、远眺的壮美以及归途的闲适都生动地表现出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中既有对自然伟力的赞叹,也暗含了人生如登山般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