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折芙蓉弄水,动玉佩、起秋风。正柳外闲云,溪头淡月,映带疏钟。人间厌谪堕久,恨霓旌未返碧楼空。且与时人度日,自怜怀抱谁同。
当时种玉五云东。露冷夜耕龙。念瑞草成畦,琼蔬未采,尘染衰容。谁知素心未已,望清都绛阙有无中。寂寞归来隐几,梦听帝乐冲融。
当时种玉五云东。露冷夜耕龙。念瑞草成畦,琼蔬未采,尘染衰容。谁知素心未已,望清都绛阙有无中。寂寞归来隐几,梦听帝乐冲融。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被贬人间的仙人形象,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天宫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上阕以芙蓉、玉佩、秋风等意象开篇,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柳树、闲云、淡月、钟声构成一幅秋夜图景,暗示主人公的孤独处境。"人间厌谪堕久"直接点明他厌倦凡尘生活,渴望重返天宫却不得的苦闷。
下阕回忆往昔天宫生活,"种玉""耕龙"等奇幻意象展现仙界的美好。如今"尘染衰容"的对比,凸显现实落差。最后"梦听帝乐"的描写,既表现对天宫的眷恋,也暗示只能通过梦境获得慰藉的悲哀。
全词最大的特点是现实与幻境的交织。通过仙界与人间的对比,表达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词人用"弄水芙蓉""夜耕龙"等生动想象,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主人公的惆怅。结尾的梦境描写尤为巧妙,既点明主题,又留下余韵。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