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僧 其二

闻钟苦夜长,形影自凄凉。
忏悔除前障,呻吟检古方。
坐非同面壁,卧岂倦津梁。
气运有时尽,千花塔里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中僧人的孤独与坚韧,语言平实却充满深意。

首联"闻钟苦夜长,形影自凄凉"直接勾勒出场景:深夜听到钟声的病僧,在漫漫长夜中独自承受病痛,形单影只的处境更添凄凉。这里的"钟声"既是寺院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颔联"忏悔除前障,呻吟检古方"展现病僧的双重修行:一方面通过忏悔来净化心灵障碍,另一方面在病痛呻吟中仍坚持翻阅医书寻找药方。这两句生动表现了僧人面对疾病时,既注重精神修养又不放弃实际治疗的态度。

颈联"坐非同面壁,卧岂倦津梁"运用对比手法:虽然病中只能坐着,但并非达摩面壁那样的禅修;虽然卧病在床,但对普度众生的使命从未厌倦。"津梁"指渡口桥梁,比喻引渡众生的佛门事业。

尾联"气运有时尽,千花塔里藏"升华主题:生命终有尽头(气运尽),但精神将永存于佛塔之中。"千花塔"是存放高僧舍利的佛塔,象征着超越生死的永恒价值。

全诗通过病僧的日常片段,展现了他面对疾病和死亡时的从容与超脱。诗人用质朴的语言,既描写了肉体痛苦的真实感受,又表现了精神追求的不懈坚持,在平凡中见崇高,在脆弱中显坚韧,传递出佛教修行者面对生死的智慧与勇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