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老去频惊节物,乱来依旧江山。清明雨过杏花寒。红紫芳菲何限。
春病无人消遣,芳心有酒摧残。此情拍手问阑干。为甚多愁我惯。

现代解析

这首《西江月》用直白的语言道出了人到暮年的无奈与时代的沧桑感,读来像是一位老者在春日里的自言自语。

上阕开头就点明主题:人老了总被季节变化触动,可这纷乱的世道里,江山却依然如旧。这种对比很有意思——人会老,但山河不会变,暗示了人在时间面前的无力感。清明雨后杏花带着寒意开放,各种鲜花开得热闹,可这些美好和老人有什么关系呢?这里用绚丽的春景反衬老人的落寞。

下阕更深入地写老人的孤独。春天带来的不是愉悦而是"春病",没人陪伴解闷,只能借酒消愁,结果酒反而伤了身心。最精彩的是最后两句:老人拍着栏杆质问"为什么我总是这么多愁",这个动作特别生动,把抽象的情绪变成了看得见的画面。这种自问没有答案,反而更显苍凉。

全词妙在把个人衰老和时代动荡结合起来,用春天的生机反衬暮年的萧索,最后那个拍栏杆的细节尤其打动人,让读者看到一个孤独老人在美好春光中无所适从的身影。语言看似简单,但每个意象都经过精心选择,共同营造出既美丽又伤感的意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