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山

升山横道傍,秀色佳有馀。
虽微千仞冈,层峦自萦纡。
右军晋高士,曾此眺郊墟。
苔径存遗迹,千载没荒芜。
想当登临日,俯仰凌八区。
放浪形骸外,游目多所娱。
惜无登高作,俪彼兰亭书。
我思见其人,临风一踌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升山"的小山,虽然不高但景色秀丽。诗人漫步山间,发现这里曾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右军)登高远眺的地方,如今只留下长满青苔的小径和荒芜的遗迹。

诗人展开想象:当年王羲之登临时,一定俯瞰八方,在山水间放浪形骸、纵情游乐。可惜这里没有像《兰亭集序》那样的名篇流传下来,这让诗人感到遗憾。最后他站在风中出神,仿佛想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全诗通过"小景致大情怀"的写法,把一座普通小山写得充满历史厚重感。诗人借景怀古,既表达了对先贤的追慕,也流露出"古今对话"的文人雅趣。最打动人的是结尾处"临风踌躇"的画面,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凭吊古迹时那种怅惘又神往的复杂心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