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其三

官津斜日大旗明,幕帖传宣又点兵。
壁垒几人推上将,干戈万里老书生。
尘飞紫塞风偏疾,天泻黄河势不平。
强项朱云焚谏草,当年折槛亦虚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年代的悲壮画面,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英雄气节的赞颂。

开头两句"官津斜日大旗明,幕帖传宣又点兵"像电影镜头一样,展现夕阳下军营大旗招展,紧急调兵的紧张场景。一个"又"字透露出战事频繁,百姓不得安宁的现状。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写出战争中的荒谬现象:真正懂军事的人不被重用(壁垒几人推上将),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却要万里征战(干戈万里老书生)。接着用"紫塞风疾"和"黄河势不平"两个意象,既写战场的飞沙走石,又暗喻时局动荡不安。

最后两句借古讽今,提到汉代直臣朱云的故事。朱云曾冒死进谏,连奏折草稿都烧掉以示决心,但如今看来,这种刚直行为也不过是虚名而已。这里既赞美了忠臣的气节,又流露出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即便有朱云这样的忠臣,也难以改变乱世的局面。

全诗通过生动的战场描写和历史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残酷的痛心,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以及对正直之士难有作为的无奈。语言凝练有力,画面感强烈,能让读者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沉重与悲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