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朋友之间分享新茶的温馨情景,同时表达了对各自当前处境的感慨。让我们细细品味:
1. 山中摘得火前春,箬笼分尝味取新
- 第一句描述了在山里采摘新茶的情景。“火前春”指的是在春季茶树发芽初期采摘的茶,这时的茶叶最为鲜嫩,品质最好。箬笼是一种用竹叶编织的容器,用来装茶叶。这里诗人说采摘来的新鲜茶叶被装进了箬笼,分给朋友一起品尝,展现出对新茶的珍视和对朋友的分享之情。
2. 我苦校书君作吏,暂时相对作閒人
- 第二句则是诗人对自身和朋友生活的感慨。诗人说自己很辛苦地校对书籍,而朋友在为官,两人难得有机会一起享受这份闲适。这里的“閒人”并非指真正的闲散之人,而是指暂时从忙碌的生活中抽身,享受片刻的宁静和悠闲。
整首诗通过新茶的分享,展现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同时也透露出对各自当下生活的无奈与感慨。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美好(新茶)与人情的美好(分享)融合在一起,使这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情味。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