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川怀少陵

返景下东津,扁舟涪水滨。
女墙崩积雨,郡郭入荒榛。
山夕烟花少,江流战伐频。
飘零思弟妺,嗟尔杜陵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破败荒凉的潼川(今四川三台)所见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杜甫(字少陵)的怀念之情。让我们一步步来解析这首诗。

首句“返景下东津”,诗人看到夕阳的余晖洒落在东边的河流上,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扁舟涪水滨”,这里提到的涪水是涪江,在四川地区。诗人在江边看到的是一条小船,可能也是孤单地漂泊在水上。这两句设置了一个孤独的场景,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女墙崩积雨,郡郭入荒榛”,这里的女墙是指城墙,这里说城墙在大雨中崩塌了,郡城也陷入了荒凉中,长满了荒草。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破败的城市景象,暗示了当地经历了战乱或者自然灾难。

“山夕烟花少,江流战伐频”,这里的“山夕”指傍晚时分,诗人抬头望见山间已经没有了鲜艳的花朵,江边的水流也因为战争的频繁而显得格外繁忙。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变迁,也暗示了当地社会的动荡不安。

最后一句“飘零思弟妹,嗟尔杜陵人”,诗人说因为四处飘零,思念起远方的亲人,不由得感慨地说,杜甫啊杜甫,你也是个在外飘零的人。杜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的苦难和人民的生活状态。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和对千古诗人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具体而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潼川的荒凉景象与杜甫的遭遇相似,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杜甫的怀念以及自己身世的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