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费安槎

垂虹归去已无家,席帽飘零水一涯。
岁岁依人春燕子,年年入梦故园花。
耐寒和靖诗应瘦,卧病相如赋不华。
遥想故人当此日,定搜险韵斗尖叉。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漂泊在外、思念故园和友人的复杂心情。

首联"垂虹归去已无家,席帽飘零水一涯"用两个生动的比喻:彩虹消散后无处可寻,草帽随水漂流不知去向,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失去家园、漂泊无依的处境。

颔联"岁岁依人春燕子,年年入梦故园花"通过对比手法:燕子每年春天都能找到依靠,而自己却只能在梦中见到故乡的花。这里用燕子反衬自己的孤独,用梦中的花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颈联"耐寒和靖诗应瘦,卧病相如赋不华"借用两位历史人物自比:林和靖(北宋隐士)在寒冷中写诗,司马相如(汉代文学家)生病时写赋。暗示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仍在坚持创作,只是作品可能不够精彩。

尾联"遥想故人当此日,定搜险韵斗尖叉"笔锋一转,想象远方的好友此刻正在苦思冥想,创作艰深的诗句来比拼才华。"险韵"指难押的韵脚,"尖叉"形容用词新奇,展现了文人之间以诗会友的雅趣。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既孤独又温暖的情感:虽然自己漂泊在外,但想到远方还有知音在吟诗作对,内心就感到慰藉。诗中"春燕""故园花"等意象清新自然,把抽象的思乡之情变得具体可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