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顽空觉讲主真赞二首

眼里有筋,舌头无骨。
卓然特立,天台祖室。
写悬河辩而四方绝唱,离文字相而诸天雨花。
扣其关者纷纷纭纭而退席,得其旨者峥峥嵘嵘而莫及。
且不以慈悲宝帐破尘白拂而当家传,自有鸾胶续断弦。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赞美了一位佛法高深的禅师(圆觉顽空觉讲主)。全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这位禅师智慧超群、辩才无碍的特点。

第一句“眼里有筋,舌头无骨”: 说他眼光犀利,能看透事物本质(眼里有筋),但说话柔和,不咄咄逼人(舌头无骨)。这种刚柔并济的形象,展现了他修为的高深。

“卓然特立,天台祖室”: 强调他品格超然,是天台宗(佛教重要流派)的杰出代表,继承了祖师的衣钵。

“写悬河辩而四方绝唱”: 形容他讲经说法时口若悬河,辩才无敌,让四方听众都为之倾倒,无人能及。

“离文字相而诸天雨花”: 他虽然讲经说法,却不拘泥于文字表面,而是直指佛法真谛。这种境界连天神都感动,纷纷撒下天花(佛教中表示赞叹和供养)。

“扣其关者纷纷纭纭而退席”: 很多人来向他请教,但大多因为无法理解他的深奥思想,只能无奈离开。

“得其旨者峥峥嵘嵘而莫及”: 少数能领悟他思想的人,都变得出类拔萃,但依然无法完全达到他的境界。

最后两句: 他不依赖外在的法器(慈悲宝帐、破尘白拂)来彰显自己的地位,而是靠真才实学传承佛法。就像用“鸾胶”(传说中的神奇胶水)接续断弦一样,他能以智慧接引众生,延续佛法的真谛。

整体来看: 这首诗通过夸张的比喻和对比,塑造了一位智慧深邃、辩才无碍的禅师形象。他既能以柔克刚,又能直指人心,让听众或望而却步,或茅塞顿开。他不依赖外在形式,而是以真才实学弘扬佛法,展现了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精神内核。

释普济

释普济,俗姓张,清流(今属福建)人。住县北归仁里狮子岩,好赌博饮酒。理宗嘉熙间卒。事见《永乐大典》卷七八九五引《临汀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