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三首

不汝还者复是谁,残红流在钓鱼矶。
日斜风定无人扫,燕子衔将水际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伤感的春日傍晚场景,通过几个简单的画面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前两句"不汝还者复是谁,残红流在钓鱼矶"像是在自言自语:不回来的人到底是谁呢?只见凋落的花瓣静静漂在钓鱼的石滩上。这里用"残红"暗指逝去的时光或离去的人,钓鱼矶这个静态场景承载着流动的思念。

后两句"日斜风定无人扫,燕子衔将水际飞"进一步渲染氛围:夕阳西下时风停了,无人打扫的落花自然飘零,只有燕子衔着花瓣在水边飞翔。这个画面透露出一种"自然代谢"的哲理——花开花落本是常态,就像人生聚散一样不可强求。

全诗妙在将抽象的人生感慨(对往事的追忆、对离别的怅惘)完全融入具象的自然景物中。残花、斜阳、飞燕这些寻常物象,在诗人笔下变成了承载情感的符号,让读者在静谧的画面中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刻意收拾"的自然态度——落花不用扫,燕子自会衔走,暗示着人生许多事终究要放手。

释文礼

释文礼(一一六七~一二五○),号灭翁,俗姓阮,临安(今属浙江)天目山人,因别号天目。年十六,依乡之真向寺僧智月得度,遍参名师。历主临安广寿、净慈,永嘉能仁,安吉福泉,四明天童等刹,归终于梁渚之西丘。理宗淳祐十年卒,年八十四。事见明崇祯《天童寺志》卷六《宋天目禅师行状》。释文礼诗,据《颂古联珠通集》、《天童寺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